市场营销部 王文莲
光阴荏苒,转眼父亲即将年届八旬。由于母亲数年前溘然离世,孤身只影的父亲显得苍老了很多——镌刻于脸上的岁月痕迹密度越来越大,满头乌亮的黑发无奈地让位于霜白的银发,矍铄挺拔的身躯也在悄悄地弯曲着……一切都在诉说着人生岁月的沧桑和自然的无情。唯有不变的,只有那布满而叠加了一层又一层老茧的双手,依然故我地不停劳作着——耕地种田、养猪喂鸡,各种农活没少做。
为了养家糊口,也为了追求自身价值,圆梦出彩人生,我不得不离开眷恋的故土到百里之外上班。每天除了严格按照规程、精心操作、竭尽全力完成任务外,惦记最多的还是父亲的辛劳、冷暖与健康,经常打电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劝说他少做一点活计,多保重一点身体。但他回答最多的依然还是三句话:生活过得很好,身体也还不错,不要多牵挂……
其实,我知道父亲素来都是为别人着想的多,生活中再苦再累甘愿自己承受,从不希望别人、包括自己儿女在内来分担。于是,他经常劝导我不要为他操心,要全身心投入和做好本职工作,安排好生活,踏踏实实过好每天日子。愿望可谓童心一般的简单而纯洁!在我父亲眼里,只要晚辈们走得正道,事有所成,生活殷实,就是对他最大的安慰和回报,至于他历经中的百般心酸、劳苦、乃至孤独、寂寞,也都不重要了。
怀着对父亲的思念,在今年春节前夕,我利用每年一次难得的春节长假,迫不及待地回家探望他老人家。可刚到家门前,就见父亲气喘吁吁地从地里背一大背猪菜回来,接着又是拿猪草喂猪、抓玉米喂鸡等等,忙得不亦乐乎。我顿时心酸不已,赶忙劝他说:“爹,你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老是这样忙着做什么?快来坐下歇歇一会,还有什么要做的我来做。”而父亲却毫不在意地哈哈大笑说:“做点活计没什么的,没有事做才难过呢。你大老远的刚回家,就先坐坐歇一会,再说这些家务杂事你又不熟悉。”此刻,我马上想起在家主要承担赡养老人的幺兄弟和其媳妇经常说的一席话:“爹嘛,每当你劝说他年纪大了,不要做或者少做一点活计时,他都不高兴,一旦他手里有活计做,脸上立马挂满笑容,乐得像个孩子一样。”
等父亲忙里忙外一会后,才停下脚步坐在火笼边与我们全家老小闲聊。从我们家庭的琐事到城乡生活的变化、再到国家大事和国际局势的变迁,他都有所谈及。我真没料到,作为身居深山僻壤、且年事已高的父亲,仍会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自己家庭的大事小事、乃至国家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此时,我借着全家团聚之机,仔细端详着离别一年多的父亲:面目比起上次见面时苍老了不少,但可喜的是依然神采奕奕、步伐矫健,每餐三两饭二两酒也没有减少。但看着父亲常年就穿着那件早已磨得滑亮滑亮、褐褪成黄灰色的夹克衣,脚穿的仍然是几十年爱恋不舍的解放胶鞋时,心酸黯然涌动,不得不深沉地问:“爹,我给你买那么多好的衣服你不穿,就老是穿着这件旧衣服呢?还有我特意给你买的那几双皮鞋你也不穿,留着做什么呀?”父亲仍若无其事地回答:“哎,是的。我们做活计的人就是穿着这样一身才方便,穿什么名牌的、高档的对于我来说没有这个必要,今后你们也不要再买给我了。”听了父亲这么一说,令我蓦然陷入沉思: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好、穿好、玩好吗?看来连个“斗”字都不识、且年迈的父亲也不会苟同这一世俗观念,故此他应该、或者是最有资格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也许在他的骨髓里就真的没有设置着“享乐”的基因,仅仅是播下了“奉献”的种子,从而铸成了他一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格。
我平时时间不多,回家探望父亲就很少,每次回家都会买几件像样的衣服给父亲,并且要求他穿好点、干净点,看到他穿着又脏又旧的衣服心里总不是滋味。可这次回家看到父亲一身沾着泥土芳香的劳动便装,再聆听他那质朴善良的内心表白,不由得内心震撼,荡涤和颠覆了自己既往的审美观,认为所谓的美和丑、洁与脏在每个人的身上是相对的。像父亲那样穿着很普通、又很实用的劳动便装,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再好的名牌服装也无法与之媲美。自此,每当自己穿着工作服上班时,也再不觉得它呆板、单调和枯燥;看到矿山工友们一身泥装回归,也不再觉得脏兮兮的。因为那工作服虽不华丽多彩,劳动过程中尚不免沾着泥土,但那是“勤劳的符号”,是“奉献的乐章”。能启迪我感悟到:真正的美丽和伟大,唯有在劳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