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他们因公司安排搬回总部去了,办公室就剩下我和小白。搬东西那天因为物品太多他们把一些自己看过好书给了我和小白,其中就有《管理学》这一书。
这本书是由作者吸收了许多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兼收并蓄、取长补短,最终编写而成。
在这本书中作者引导了许多案例其中最让我记忆尤甚的就是“王芳事件”。2004年3月20日上午,坐轮椅上的残疾人王芳在沈阳经历了让她刻骨铭心的3小时:他的丈夫和朋友推着她等待着公交车能把他们送到沈阳站。然而,一辆辆公交车从他们面前无情掠过,从中午11时50分辽沈晚报记者赶到现场直至下午1时,记者与王芳一同经历了这令人难以置信的1小时,在这1小时里就有5辆公交车野蛮的将王芳拒载于车下,而此前就已经有4辆公交车将其拒之车外。
我从中感到王芳事件很显然不符合道德的公正观,因为公正观在判断某个决策是否合意时的判断准则是:该决策所涉及的客体中的最弱势的群体或个体是否亦公平地受到了决策者所制定的政策、程序或规则的惠及。显然,沈阳公交集团公司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在制订不允许残疾人乘坐轮椅上车的规则或潜规则时遵循了功利观,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但恰恰有违道德的公正观。
随即,我想就是否在教学楼的通道入口及教室安装电子监控的问题,持功力观的人认为安装后能为大多数人提供一个相对安全、宁静、文明的学习、工作环境,使张扬一族、浪漫一族的不文明行为有所收敛,也可对蓄谋或突然起意窃取他人财物的梁上君子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故赞成安装监控器;但是秉持权力观的人则可能反对安装监控器,认为应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特别是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张扬与浪漫虽有可能不文明,但奕应予以保护其行为主体可以“为之”的权利。
我从中总结出管理道德对管理者自身而言可以说是管理者的立身之本、行为之基、发展之源;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管理价值的向导,是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综合竞争里的源泉,即管理道德是管理者与企业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