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空巢老人一词频频出现于我们的视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儿时父母牵着我们的小手走过风雨历程,沿途的风景不断变迁,我们的小手慢慢变大,这时我们不再希望父母牵着我们的双手,我们需要更广阔的天空,于是我们张开双手,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一心向往明天……是呀,我们放开双手远走他乡的同时,可否想过,昔日那个熟悉的归宿,那对养育了自己二十几年的父母,他们已是形单影孤、步履蹒跚的老人;他们内心孤独寂寞,身体单薄佝偻;他们多灾多病,却无依无靠;他们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回家成了未知数;他们守着家,早晨买买菜,中午晒晒太阳、聊聊天、打打麻将,晚上看会儿电视,就一天。在这样规律生活中也有令人后怕的意外:据报道,张大伯连续几日未踏出家门,直至邻居闻见恶臭,才撬开门锁,发现他已去世多日。
面对着这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面对着这些养儿难防老的现象,面对着这些令人后怕的意外。我们不得不反思,是什么致成这样的困局?孝道的缺失抑或迫于生计的无奈。“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自然界没有文明的动物尚能如此,何况是人?我们要正视“如何对待老年”的问题,作为子女,我们应自觉倡导孝文化,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从现在做起,从常回家看看做起,从孝敬父母的生活点滴做起,索取少一点,感恩多一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让他们有个幸福充实快乐的晚年。作为青年,我们应该自愿倡导志愿精神,关心身边老人,尤其是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让他们真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感受人情的温暖。
唤起尘封的孝道,让爱温暖空巢老人!
大坪车间:李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