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节,我和家人有幸去了一趟老山——30年前自卫还击的最前线参观游玩了一番。山路蜿蜿蜒蜒,一直延伸到山顶,高高的瞭望塔更像是插在云里,被炮火洗礼过的翠竹松柏已经浴火重生,长的苍翠挺拔,郁郁葱葱。庄严的营房,默默承载着抗击前沿将士们的梦乡,简陋的阵地旧址,见证了30年历史的变迁。崎岖的山路越往上越陡峭,沿着当年官兵们的脚步一步步向前,终于到了老山的主峰,也是最高的阵地,阵地上处处是当年开挖的战壕,处处是低矮的猫耳洞,处处是沙袋堆的单兵掩体,处处是阴暗的防御工事。几米外就是界碑,守营官兵手握钢枪,严阵以待,用老山精神——誓与阵地共存亡,保卫着我们的和平与宁静。
炮火声远去了,昔日的阵地却记载着那段峥嵘岁月,老山没有忘记,至今留在猫耳洞和机枪工事里的早已锈迹斑斑的头盔、步话机、掷弹筒,它们向我们无声的诉说着那一段为了尊严为了和平而战的往事。一张张生动的照片,记录着那段炮火连天的记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炮火以外,我们最可爱的人,另一番令人动容的画面:猫耳洞里只身着短裤的士兵蜷缩在步话机旁,或是在啃干粮,或是在写家书,他们写的家书有的或许已经变成了遗书。自卫还击的炮火已经远了,老山精神还在,凯旋的官兵已经远了,阵亡将士的英魂却永远留在了他们誓死保卫的阵地上。
这一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是怎样的忠诚使他们义无反顾的用生命捍卫我们国家的尊严,我接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崖壁上苍劲有力的“忠诚”两个大字,把老山精神升华的淋漓尽致。
朋友们,热爱和平吧,那是无数热爱和平的人们用生命换来的,当你享受天伦,当你花前月下时,请你想想,是哪个母亲的儿子,哪个妻子的丈夫,哪个儿女的父亲,为了这份祥和宁静曾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又是谁在花好月圆时,合家团圆时,依然为了这份祥和宁静坚守在阵地上。
铜街车间:张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