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家家有,端午岁岁来;一个粽子千粒米,一份亲情一份爱!
穿越千年的时空,屈原站在汨罗江畔,深邃的眼神藏不住他内心那报国的激情,但可悲的是,现实的残酷和朝廷的黑暗,令这个五尺男儿把所有的无助与绝望注入了怀中的巨石,同自己的身躯沉入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得感谢粽子,因为它见证了英雄的伟大,同时也作为一本无字教科书,点燃了无数炎黄儿女的爱国激情!汨罗江水化作了一部无声的电影,作为爱国典范代代相传在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高峰。在历史的这一头,回顾两千多岁岁年年,发现这个优秀的东方民族早已流淌着蕴含先辈品质的血液,在历史舞台上演绎着优秀的传统美德。
今天,粽子已超越了原来的寓意,成了浓郁乡情的代言。在四海之内,在宇内之间,端午带给每家每户的不仅仅是温馨祥和,更是还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血脉之情!
每当端午佳节来临,孩子们是最热闹的。每一个童年都如此,端午的前几天总是在期待中度过。一双双水汪汪的小眼睛时刻透露出对热乎的白嫩的香喷喷的粽子的渴望。端午的时候甚是热闹,孩子们手里提着几个新鲜的大粽子满屋子乱窜。或是几个小伙伴在某个角落比比谁家的粽子更新鲜、更甜、更香、更大,或是一群的孩子从村的这头跑到村的那头,又从村的那头跑到村的这头。仿佛怕了别人抢去一般,手中拿着吃不完的粽子始终不愿放下。父母的心里也是甜蜜蜜,不论流了多少汗水,不论为孩子操劳了多少心,也不论孩子撒娇时付出多少精力去安慰,只要孩子们快快乐乐,在他们那被时间侵噬的脸庞上,总是堆满了美丽的笑容。粽子——蕴含了父母对子女的无尽的关爱!
粽子,它还成了无数空巢老人的信使。老人的心是复杂的,也是简单的。复杂的是,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改不了这个大半辈子养成的习惯,总是随时随地为儿女考虑——工作、家庭、应酬等等。所以他们并不自私,宁愿自己憔悴的心倍受思子之苦,也不愿让儿女多些“不方便”。简单的是,他们老了的心并不图个什么,他们只想要一个简单完整的家。他们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能在儿女的身边,这样他们就很开心,就会满足。因为在他们心里,儿女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需要照顾,需要关爱。所以端午来临,老人们总喜欢站在门前张望,等着孩子们回家!老人们记得,在电话里说好的,孩子五点下班就回来,所以他们四点就一直等着,等着......他们怕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忘了回家的“路”!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里,有多少人“忘记了”回家,有多少人“回不了”家!但是,我们都还记得一点:有端午,有亲情,有牵挂,还有,父母的操劳。
在忙碌的工作里,请挤出一些时间来,想想端午,想想孩子们对父爱母爱的期盼;想想父母们对儿女回家团圆的渴望......
端午是一个无声的闹钟,提醒着忙碌的年轻人不要忘了父母,不要忘了孩子,更不要忘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家,一个简单的家——不求奢华,只需完整!
端午—一份牵挂,一条连接孩子内心的纽带,更是一味血脉浓郁的亲情!
财务部:江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