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真的过的好快好快,一眨眼间,我已经度过太多个端午。关于成长,突然感觉不想去想象去回味去思考。曾经抑或将来,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将要经历的风风雨雨,一切都催人由幼稚逐渐变得成熟。成熟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小时候总会期盼长大能做大人做的事,可真正长大后,却非常怀念年幼时的光景,那天真烂漫的季节。
小时候,很喜欢过节,这样那样的节日让人觉得异常兴奋,过年穿新衣,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总会乐此不疲。慢慢的,对这些仿佛都麻木了,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感觉去欢快,去跳跃,去迫不及待。童年里,围着母亲包粽子的情形,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切都历历在目,那样真实和享受。会跟着手忙脚乱,等下锅后也要围在灶旁,直勾勾的眼神让母亲怜爱疼惜,她总会告诉我们:别急,每人都有份,大份!到后来慢慢成长,对很多东西却渐渐少了兴致,当端午再来时就那样的无动于衷,没感受;再后来就是叫妈妈别忙活了,即使她做好搁着也就那么搁着。所有的节日好象是人们在完成某种任务,走一遍形式一样,没有了原味,越是长大越加失去了生活的很多纯真和乐趣。
或许,是因为时代在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缘故吧,精神食粮开始变得明显匮乏,每每忆起童年时候很多的趣事,傻傻的简单但是很快乐,多想回归那份单纯世界。那时侯,条件艰苦,最奢侈的期盼莫过于吃好吃的,穿漂亮的新衣,在长身体的年龄多吃几顿肉。那样的要求相比现在而言,还会有多少人把这些给放在心上呢。
和春节、中秋、清明一样,端午是先辈们留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得学会传承和发扬。或许就因为这样,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每逢这些佳节,人们总要以各地独有的特别的方式来进行。上代人会叮嘱后辈们,这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续它直至永远,即使它会逐渐被西化或慢慢发展,不变的是永存。所以,无论我们不再喜欢很多小时候所热衷的东西,我们的长辈们仍然会坚持他们一直以来的某种信仰,目的也是要告诫我们不应忘记。
今天,又是一年端阳到,看着大街上卖粽叶的吆喝声,不禁让我将思绪飘得老远老远。路人们手里提的,篮里背的青绿的叶子,我能想象出糯米在其间出来的甜美,留香四溢,满口回味。记忆中很多片段在不断上演,依稀记得小时候争抢粽子,学校里好友们聚会吃粽,毕业那年伤感的拿着朋友给的粽子舍不得吃下的情形。粽子寄托着一份亲人间的温馨之情,朋友间的真挚友情,爱人相互的深深爱情,还有离乡儿女的思乡之情。这所有的感情,一颗精美的粽子,可全部寄予。
不知道以后,关于端午的故事会是怎样,但不变的是继续它。长大后的我们,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不忘将它留给下一代,让他们传承并发扬。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让亲人、朋友、爱人、他乡游子的感情得以寄托。它来时,会伤感,会寂寞,会感动;它走时,我们期待它的下一次来临,因为总有人会对你说:端午节快乐!是的,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学着经营快乐人生。昨天终成过去,长大是非得面对的现实。端午节里,记得所有人都要快乐,等到它明年再来,我们能依然如此幸福。
生产技术部:田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