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锌铟多举措激发产业工人活力|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九游会地址官网|云南华联锌铟股份九游会地址官网|华联锌铟-九游会地址

华联锌铟多举措激发产业工人活力
发布日期:2023年11月23日 作者:黄安晶 顾绍波 来源:党群工作部 阅读:579

       云锡文山片区两公司作为云锡控股公司“产改”试点单位,严格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产改总体思路,牢固树立“以价值创造者为本、以奋斗者为尊”的人才培养理念,聚焦“薪酬绩效改革、技能提升平台搭建、晋升通道拓展、创新创效激励”四个维度全面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致力于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专业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两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着力薪酬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探索推行经理层市场化管理,充分激发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根据国家新一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控股公司关于深化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市场经营机制改革部署,2021年华联锌铟经理层执行任期契约化管理,文山锌铟经理层整体转身为职业经理人执行契约化管理,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原则,围绕当期生产经营目标、中长期发展战略、企业运营核心力提升等指标,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目标,将当期经营目标与公司中长战略发展规划有机融合,配套建立1 4(一个方案、两个办法、两个合同)制度体系,厘清责任、权利、义务,形成激励约束和引进退出与业绩考核紧密挂钩的市场化管理机制,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用充分发挥,2021年—2023年预计累计实现经营利润51亿元(其中:华联锌铟43.3亿元、文山锌铟7.7亿元),采选冶产能规模稳步提高,技术经济指标逐年改进,矿产资源优化整合、再造一个文山锌铟、含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等规划实施项目,可行性论证、经济性测算等工作全力推进。全面推行全成本、全要素挂钩绩效考核管理,充分激发职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围绕年度生产经营目标、重点专项工作及各车间(中心)、部室工作内容,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各工序、岗位,形成了“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心中有目标”的责任体系。每月组织召开绩效评估会,严格按预算指标逐月考评兑现,考核评估始终坚持“奖罚并重”和“以责论处”的工作思路,执行内部契约化经营管理模式。配套优化完善了《薪酬管理制度》《初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初级管理人员考核实施办法》《绩效管理制度》《协议工资管理办法》等薪酬绩效管理制度,全成本、全要素挂钩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已逐步固化。文山锌铟自建厂以来通过逐年优化改进,形成了“计件考核、成本考核、技术指标考核、专项考核、其他考核”五大预算绩效考核模块,涉及技术考核指标60余项,专项及其他考核指标90余项,基本实现全覆盖。华联锌铟于2023年全面推进,考核激励作用明显,在同比锡原矿品位降低0.01个百分点的条件下,合格锡精矿回收率提高3.73个百分点,年创效近7000万元;废石胶带运输设备开机率提高7.5个百分点,年节约运输成本约4000万元;金竹山废石资源回收车间锌、锡、铜回收率指标较上年均有明显提高,初步测算年创效近5000万元。另南加排土场建设项目、东西帮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新田大坪选矿车间提质增效等重点项目均超预期推进。

       着力技能提升体系构建,全面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大培训费用投入,拓宽培训覆盖面。2017年以来文山两公司共安排培训教育经费1543.54万元,开展各类培训、知识讲座17541场次,45.69万人次,培训覆盖率达100%。优化培训题材,形成长效资源。将岗位技能题材具体化、标准化、可视化,在公司范围内开展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视频制作pk比赛,将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措施制作成视频。创新培训提升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搭建“内训、外训、外请内训”相结合的培训、交流平台,建立“师带徒”人才培训机制,挑选技术、业务骨干,抓好“传、帮、带”工作,在文山两公司内部选聘57名内训师,全面开展技能、素质提升培训。用好技能提升载体,确保技能提升实效。依托重点项目、科技研发、技改项目实施,参与项目前期论证、项目建设、投用创效过程,以实战检验实效,文山两公司年产10万吨锌60吨冶炼技改项目、360万吨采矿扩建项目、8000t/d选矿项目等重点相继建成达产达标创效,每年推进科技研发、技改攻关项目近1000余项,通过过程参与培育出了一大批采、选、冶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搭建技能竞赛平台。紧扣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建功立业”的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2017年以来文山两公司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394项,投入活动经费661.88万元,累计职工参与2万余人次,平均每名职工参与约9次。2017年以来共组织60余人参加了省级职业技能大赛,1人获云南省技术状元,14人获云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获评云南省首席技师。扎实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发职工的热情,促进企业的发展。合理化建议是现场管理的一种方法,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有效而低成本的举措。2017年以来共收到“七小”合理化建议700余条,为两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约7167万元。2017年以来,文山两公司涌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约137项,公司基层一线产业工人拥有专利件130,占公司专利量的98.4%,产业工人参与职工创新活动人数2.5万余人次。

       着力打通职工晋升通道,拓展产业工人发展建功空间。根据产业工人队伍晋升实际情况,构建了“四通道”(即管理、技术、业务、操作)职业晋升体系,拓宽了产业工人的晋升渠道;搭建了“9877”晋升层级(即管理9级、技术8级、业务7级、操作7级),拉伸了产业工人的晋升层级,彻底消除“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培育了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多渠道多层级的良好生态,极大的激发其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为新时代产业工人建设改革搭起平台、筑好赛道。截止目前两公司培养了56名初级及以上管理人员,24名高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39名技师以上的一线操作工人;技术通道、业务通道共聘任技术(业务)骨干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9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4%;操作队伍中共聘任技能大师名,高级工人技师6名,工人技师14名,首席操作工21名。

       着力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动力。搭好创新舞台,引导职工当好创新主力军。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人才“头雁”作用,带动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学技术、提技能。文山两公司先后创建国家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云岭工匠”创新工作室1个,云锡控股公司级技师工作站1个,县级职工创新工作室3个。开展创新实践以一线职工名字命名的“先进操作法”,引领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21~2023年,华联锌铟公司工会以39位职工名字冠名先进操作法40项,并拍摄成操作视频、宣传展板在全司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实施,充分肯定了基层职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拓创新精神。文山两公司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省级劳模5名,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云岭工匠2人,州级劳模6名,云锡控股公司级劳模2名,以及工人技术团队中无数先进典型和科研成果荣誉。截止2023年10月,文山两公司累计发表国家级科研论文157篇,省级论文340篇,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16项。受理发明专利29项,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州县级奖项22项,多项技术在公司投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累计实现科技创新创效达5.7亿元。转化应用创新成果,收获高质量发展硕果。文山两公司通过科研技改项目、管理系统的提升、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转化,让两公司收获了高质量的发展。例如:华联锌铟实施进口设备配件国产化,解决进口设备备件供货周期长,价格昂贵等问题。先后实现液压油缸、电铲铲斗、推土机履带等备件国产化运用,累计降低采购成本2300余万元。开展矿用自卸汽车“油改电”工作,在解决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同时,每年为公司节约1300余万元的运输成本。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方面,引进复合衬板、融瓷衬板等耐磨材料,解决磨机衬板使用寿命短、频繁停机更换的问题,磨机衬板使用寿命由3个月延长至12个月以上。文山锌铟实施石膏渣深度回收技改,石膏渣含zn由0.78%降低至0.19%、含in由398g/t降低至85g/t,年度创效约1200万元。推进还原浸出并联改造、尾气脱硫胺液回流改造,深度净化改造等一批技改项目,实现锌锭产量上升15t/d,年度创效约800万元。赤铁矿高效提质技术实施,实现赤铁矿含zn由0.9%降低至0.6%,赤铁矿含fe由55%提升至57%。

关于九游会地址 九游会地址的简介 组织架构 发展历程 资质荣誉 员工风采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九游会地址的产品中心 询价函 锡精矿 铜精矿 铁精矿 硫精矿 锌精矿
九游会地址的文化 企业标杆 员工来稿 劳动者风采 文化活动
联系九游会地址 九游会地址的联系方式 九游会地址的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云南网警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九游会地址 copyright © 2020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 滇icp备17009297号 滇公网安备 53262502003014号
网站地图